菲牛蛭养殖日常管理细节?
来源:菲牛蛭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1 点击: 次
菲牛蛭菲牛蛭养殖日常管理细节
(一)巡池
巡池就是围绕养殖池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菲牛蛭产卵的场所,土壤要达到要求的水平,泥土要松软。防逃设施如稍有损坏就应及时补好,防止菲牛蛭外逃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调节温度
繁殖期水温最好控制在25 ℃ 左右。温度高(如超过30 ℃ )时,则应采取遮荫降温措施;温度低(如低于15 ℃ )时,则应用塑料膜覆盖。尤其在晚上,更应注意防止温度的突然下降。
(三)控制湿度
控制湿度应掌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卵场的泥土的湿度要达到30 % ~ 40 % ,防止过干或过湿;另一方面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 %左右。
(四)换水
菲牛蛭在繁殖期应保持水质清新,有一定的透明度。因此,要做到勤换水,或保持微流水。
(五)投料
繁殖期菲牛蛭要消耗大量能量,因而饵料要精良、充足,更要注意饵料的新鲜。主要应以活体动物如蚯蚓、螺类、动物血等为主。
(六)防病
对病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进行消毒。可用漂白粉7 ~ 10 天消毒1 次,用量要少,否则对菲牛蛭的繁殖不利。发现有生病的菲牛蛭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疾病的蔓延和传播。
(七)做好记录
将繁殖期间的温度、湿度、投料、水质、繁殖数量等情况,尽量详细地记录下来,以便总结经验,提高繁殖技术水平。
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
(1) 水温水质调节菲牛蛭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在污水中也能生长,但高密度养殖,水质要保持清洁,要有一定的溶氧量。池养、沟养、缸养由于水体较小,水质容易变坏,可每星期换一次水,每次换1/3,先将下面的脏物抽吸掉,然后加入等量的新水,用鱼塘养水蛭虽然水体较大,不容易腐败,但也要注意水质。以黄褐色、淡绿色的水较好,最好能保持微流水,隔一个月补充一次新水,使塘水保持30〜50厘米的透明度。水蛭最易得细菌性传染病,可在高温季节定期用0.3克/米3的呋喃哇酮消毒,并保持10天不换水。
(2) 防逃防害下雨时是水蛭最兴奋的时候,都想往外跑,采用池养的要在池的四周设一个反口,用80目网把上方口用反口的方向拉住,然后用拿麻袋针缝住就可以防止水蛭逃跑了。塘养式的在四周用80目网围住,网外再留一圈水沟即可。
(3) 越冬管理人冬后水蛭停止摄食,钻人土中冬眠。水蛭在水温10°C以下即开始停食,5°C以下进入冬眠状态。越冬之前,多增加一些营养丰富的饵料,如新鲜猪血、蚯蚓、肝脏等,将池塘四周挖一些深1米的小洞,有条件的可搭盖塑料大棚保温,还可像养虾、养甲鱼一样用锅炉保温,这样水蛭在冬季还可继续生长,养殖周期可缩短。早春放养的水蛭一般都已长大,将水排干,用网捞出,选择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留15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内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