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春季水蛭养殖池的管理?
来源:水蛭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9-06-18 10:09 点击:
 
冬去春来,夏来春去,气温开始逐渐升高,水体中各种水生动物活动能力与摄食能力开始增强,浮游植物开始生长,但是外界环境相对不稳定,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频繁无规律,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大量积累,水瘦等现象都容易引起养殖动物的健康问题。因此这个时期也是防病促长,提高成活率和养殖动物整体质量的关键时期:
 
如何做好春季水蛭养殖池的管理
一、做好水蛭保健预防
 
越冬后的水蛭体质较差,抗应激能力下降,免疫力较低,再加之外界环境的变化,容易引起一些病症的发生,如水蛭交配死亡,应急过大,水肿,肠炎等,此外,此时应注重水蛭的保健,在选择饵料时应选择质量有保证的饵料,从而达到促进消化,改善摄食,补偿营养,促进生长等的作用,同时也能保肝健体,减少应激。

 
如何做好春季水蛭养殖池的管理
二、做好水质监控、适当增氧
 
随着气温的升高,水体不稳定,容易缺氧,为了防止水蛭缺氧,应在晴天中午多开增氧机进行增氧进行改底增氧,另一方面应调节好整体水质以及水体中植物、浮游动物群的组成、比例等,可定期使用含有绿藻源、小球藻因子快速培水、稳定藻相,同时也能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积累,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概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水质不稳定,水蛭的抵抗力较低且抗应激能力较差,因此应少用杀虫、消毒等药品,如果此时过度使用这些药品,会加重水蛭的应激反应,因此这个时期最好选用安全无副作用的微生态制剂来进行水体的调节。
 
如何做好春季水蛭养殖池的管理
 
三、勤改底、巧稳水
 
气温升高,存于池底的各种虫卵开始萌发,这个季节的天气变化频繁,水体容易出现水红、水黑、水浑等现象,易引起水蛭摄食差或不摄食等问题,在改底的同时也要注意稳定水质,改底可以通过破坏虫卵的生存环境,使得后期虫的数量和危害大大降低。养殖中坚持使用对池底进行维护,可以有效去除池底污泥,减少有机质的含量,消除池底恶臭,保持池底状态良好,这样养殖也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