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水蛭除了要有严选水蛭种苗,还要对饲养场也要有所规范,这样养殖水蛭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是建好养殖场、养好水蛭的前提和基础。水蛭养殖基地的七大标准,诸如:地形、水质、土质、运输、电力、排灌、饵料等问题,让水蛭既有舒适的生长环境,又能长期地发展水蛭养殖事业。
一、依据水蛭的生长习性,要求选择具有自然水域、暖和、恬静、动植物丰富的场合。噪音,尤其是震动,对水蛭的生长不利。
二、地形:地形的选择应以背风朝阳为好。这样,水蛭养殖春秋时节可增加光照时长,延长水蛭的生长期,冬天可防风抗寒,使水蛭能平安越冬。夏日注意防暑,可以添加浮游植物。
三 水质 判定水质质量的物理化指标首要有温度、盐度、含氧量、pH 值、水色和肥度等。要考虑水源流至场地是否被污染。严重污染的水域,另外还要尽量做到旱时有水,涝时不淹。
四 土质 水质较肥,即含有丰厚的养分物质的,池底土质可用砾土、砂土;水质不肥,即养分物质不丰厚,如运用地下水或自来水等,池底土质则使用腐殖土;池底土质应坚固,上面有较肥的有机质。
五 交通与电力 交通便利可以给工具和饲料的运输带来便当,还可节省人工,节省交通运输上的费用开支。电力除日常照明外,加工饲料等都需用电。
六 排灌 养殖池的水位应排灌便利。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两手都要抓。尤其要避免洪水的冲击,以免形成不该有的损失。
七 饵料 饵料大多以水中浮游生物、螺类、贝类、虾类、鱼类等动物为主。以田螺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