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牛蛭养殖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有哪些?神农水蛭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繁殖管理:菲牛蛭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水蛭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二、投种放养:菲牛蛭种苗的来源可以浦捉、购买或自繁。在开始养殖时一般以天然捕捉为主,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水蛭雌雄同体,每条水蛭都可产卵繁殖,以早春放为宜。早春放养十月即可长成、加工出售。
三、孵化管理: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
四、场地建设: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之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池埂还要设防逃沟,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