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水蛭产量-养殖经验(必读)?
来源:神农水蛭网 发布时间:2017-06-19 00:07 点击:

如何提高水蛭的产量
 
1、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池塘。池塘底质是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关键因子,清好塘、晒好塘可以提高池塘的初级生产力,减少发病率及蓝藻的发生。
2、清塘时环沟中积水20公分左右,使用茶粕10-20公斤/亩左右清塘(实际用量依塘口水深及底泥情况而定)可以有效清除杂鱼、螺蚌等,同时还可以作为培水的肥料;茶饼除杂3-5后使用生石灰50-150公斤/亩消毒(较氯制剂而已选择生石灰为宜,实际用量依塘口水深及底泥情况而定),杀死多种病原体的同时还可以碱化底泥、增加钙的含量、释放出被淤泥吸附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清塘后晒塘一般2-3周。
 
3、监利很多塘口水位加不起来或不保水、或进排水不方便,晒田期间可以重新将田埂加高加固、排水进水口设置好,进水口做好防止野杂鱼的措施。
 
二、养殖池准备
水蛭养殖池的准备
(1)池塘放苗前10天就加好水,环沟水位要深80公分以上,确保水质稳定;
(2)无论养殖日本医蛭还是菲牛蛭或者宽体金线蛭,尽量选择体质健壮、灵活好动的水蛭种苗进行投放;
(3)放苗前彻底解毒并肥水,营造一个适宜的水体环境;
(4)放苗前1周左右全池外泼碘制剂杀一次菌;
(5)看准天气预报选择稳定的天气,避开恶劣天气造成放苗成功率低。
 
三 、水蛭养殖池的水管理

水蛭养殖技术
 
1、管好水:根据季节温度的不同,水管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A、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和稳定性,防止水浑;
B、前期肥好水能够使水温稳定且高于清瘦水体0.5-2.0℃,利于水草生长并减少苗种应激;
C、提高藻类等浮游生物的丰富多样性,起到营养竞争与遮光的作用,控制青苔生长;
D、营造适宜的环境,增加天然饵料,利于水蛭顺利蜕壳及螺蛳的繁殖。
水蛭养殖池水的注意事项:
A、前期水温低且温差大,一定要选对低温肥水产品、并遵循“量足多次”的原则;
B、控制平均水位至少在40公分,以便扩大水体空间平衡水温差,利于肥水及苗种放养;
C、施肥应选在天气晴朗的上午,最好提前一天用解毒,利于肥水的效果;
D、前期不宜投放过量水蛭种苗,避免其大量滤食藻类而不易肥水。
请各位养殖户一定要做好对养殖池水的管理,提供此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谢谢!!!
水蛭种苗投放
四、水蛭种苗的投放:
    水蛭种苗的投放应该在春秋季节投放比较适宜。根据自己养殖规模进行选择。
一、小规模放养密度为:
1.日本医蛭1千条/平方米;
2.菲牛蛭、宽体金线蛭1-3千克/平方米。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20克的青年蛭为最好,活泼好动、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
二、大规模养殖,其放养密度为30-50千克/亩,约2400-4000条,如果食物链搭配合理,100千克/亩也是可以放养的。
请各位养殖户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式投放种苗。如有问题请及时来电咨询:13305378738

水蛭日常饲养管理
五、水蛭的养殖技术:

        在投放水蛭种苗的同时就可以投放田螺、河蚌等水蛭的实物,以80千克/亩为宜,因前期嗮池工作做的到位,水质比较肥沃,当水蛭投放食物不够时,可投放鸡、鸭、鹅、鱼用饲料,或每天泼熟豆浆3-4次,5千克/100平方米,或喂些蚯蚓、昆虫、灭菌蝇蛆等,也可根据需要合理投食。日本医蛭是唯一吸血的水蛭所以我们要每周投放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3-4小时后应及时清除残渣,以免污染水质。水蛭耐饥性很强,一次饱食可15天不进食,能依靠体内储存的能量来维持新陈代谢,不会饿死,请养殖户大可放心,但是为了提高水蛭的产量,我们可以获得大丰收还是平时多注意观察,饲养。

      神农水蛭有限公司右大型水蛭养殖场,欢迎大家前来参观,交流,联系电话:13305378738(来时请提前电话预约)